WeChat Pay MY 日前举办了在马来西亚的首个官方发布会,放眼大马这个富有潜力的市场。重视用户体验的微信支付,能否在众多的电子钱包中脱颖而出呢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在过去一年来,您应该已经在不少的商店看到 WeChat Pay 的 Logo。不少著名品牌,例如在大马的 TeaLive,星巴克(Starbucks)和 KK Mart 消费,都已经可以使用微信支付,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生活便捷。如果您有留意新闻的话,其实 WeChat Pay 移动支付平台(就是统称的电子钱包)在马来西亚早已经开通了好一段时间。日前马来西亚财政部长林冠英亲自出席有关官方发布会,并为其主持开幕典礼。踏入2019年,WeChat Pay MY 计划继续优化其移动支付服务,还有拓展其在大马的服务覆盖范围。
虽然如此,在大马已经推出这么多不同的电子钱包,WeChat Pay 想要靠什么来杀出重围呢?Jason Siew, WeChat Pay Malaysia 首席执行官(CEO) 告诉我们,答案很简单,就是把专注放在“用户体验”上。
WeChat Pay MY 在体验区中设立模拟商店,以展示不同商户可以如何应用移动支付技术,可见“用户体验”的确是它们的核心关键。体验区中有不少未来概念让人眼前一亮,例如:自动贩卖机也可以用微信的电子钱包来直接进行结账,不必再投硬币或钞票。另外,现场还有两项体验特别抢眼,那就是“智能车牌识别加油系统(Smart Fuel)”以及“嘛嘛线上点餐功能”。
现场设置了先进的概念迷你加油站,展示智能车牌识别加油系统。基本上,Smart Fuel 就是先用WeChat Pay app 来查询附近的油站,选择想购买的燃料量金额,付钱,全部在应用程式里完成。然后您就可以直接开车到该油站,而油站里的智能相机会自动识别您的车牌号码,启动油泵。
再来就是大家以后可以通过 WeChat Pay 在巴生谷周围的嘛嘛餐厅里进行线上点餐,并立即付款,服务员就会把食物送来。这样一来,再也无需麻烦服务员前来点餐或排队结账,省时方便,提高服务效率也节省商家的人力成本。
WeChat Pay 和其他电子钱包有什么不同点?
以上所提及的概念似乎是专属于 WeChat Pay, 但如果我们先不谈未来概念, 大马微信支付的应用程序本身(WeChat Pay app)设计上容易使用吗?我们这里就简单的比较一下WeChat Pay 跟两个同样广受欢迎的电子钱包 app:Boost 和 GrabPay。
从左至右: WeChat Pay, Boost, GrabPay
显而易见,这三个电子钱包 app 都同样使用QR 码来处理支付系统, 商家无论有或无终端(Terminal)都可以使用。但是如果我们比较每一个 app 本身的主要使用功能,差别就显而易见了。
WeChat Pay app 是 WeChat 著名聊天软件的内建系统。WeChat Pay 跟本身的聊天功能贯通,您可以在聊天中轻松的发送红包给亲朋戚友。但是它的内建电子钱包却相当隐秘不好找。要付钱时,您需要在主页的 drop-down menu 里头选择 “Scan”,然后用它来扫描 QR 码(我们当日在体验区中的模拟商店购买商品时,不需要输入付费的数目)。如果您想要查看电子钱包里还有多少钱,您需要先点击个人 Profile ,然后再点击 WeChat Pay。它的电子钱包功能视乎没有出现在容易看到的地方。
反之,Boost app 的主要功能就是一个电子钱包。所以,您一打开 app, 马上就能看到电子钱包,剩余款项、支付功能以及伙伴购物地点皆在一键之间可及。想使用支付功能也非常容易,因为您只需要点击 “Scan and Pay” 或 “Scan Me” (可以选择密码上锁),然后输入数目,点击确认就完成了。
GrabPay app 是 Grab 的内建系统,而 Grab 本身的主要功能是打车软件。虽然打车功能向来是 Grab 的业务核心,但是 Grab 还是战略性地把电子钱包放在了主页非常容易看到的地方,剩余款项和其他选项一目了然。要付钱时也相当轻松容易,只需点击“Pay”,扫描 QR 码, 然后输入付费的数目。
从表面上看来,GrabPay 和 Boost 不管在电子钱包或移动支付功能方面都有许多潜能有待发掘。它们都专注在电子钱包上,而且在主页上大力宣传和鼓励用户使用它们的电子付费系统,包括优惠促销活动,返现(只限Boost),或搜寻附近接受有关电子钱包的参与商家。
虽然 WeChat Pay 日前才在马来西亚(正式上的)发布,但感觉上它也不是省油的灯,实力不容小窥。就以 WeChat Pay 微信移动支付平台在中国的惊人表现来看,大马百花齐放的电子钱包市场接下来肯定是一场硬仗。